作者:Summer
背景
以前带妞妞住单位,可以每天陪她睡到自然醒(其实最迟也就七点半,这孩子从来不睡懒觉)。上幼儿园后搬回家里,我每天要赶班车,六点钟起床,这下麻烦来了!早晨只要我一翻身她就醒,死死抓住我的衣服大喊:“妈妈不要走,妈妈不要走。。。。。。”在这争分夺秒的紧要关头,我第一反应:“烦死了!本来就睡不醒,好不容易爬起来了,熊孩子还不让走!”连续几天都是很公式化的安慰她一下,任她哭喊,然后迅速洗刷穿衣,不耐烦地跟她挥手再见。后来听姥姥说,每次我走以后,爸爸怎么哄都不行,最后结果就是爸爸也被气走了,她就哭得更凶,只好姥姥来善后。
茅塞顿开
有天早上坐班车上我就开始琢磨这事:我不是学正面管教的吗?我的方法呢?我该如何入手来解决呢?她为什么不让我走?哭喊的背后是什么目的?
思路立马来了:三岁左右的孩子本身就处于一个不安全期,她开始了人生的第一次集体生活,在幼儿园受到了种种纪律的约束,加上我们又搬家,居住环境也发生了变化,这一系列的事件对她来说都是陌生的、全新的,她不知道接下来还会发生什么跟以前不一样的事情。而在此时,唯一不变的是时刻陪伴她已有三年的亲爱的妈妈,换句话来说,我之前三年寸步不离的陪伴给了她足够的安全感,她知道妈妈是会一直在这儿的,可是这一大清早的连最亲爱的妈妈也要离开她。在争分夺秒的大清晨,她又不可能有机会来表达想法,除了哭喊,除了拽着衣服不让我走,还能怎样呢?她这么做无非是想告诉我:“妈妈,我爱你,我不舍得让你走,你再陪我一会儿!”
了解行为背后的动机
晚上睡前我开始跟她聊这件事。
我:“妞妞,妈妈知道早晨你不想让我走,是因为你想妈妈多陪陪你,因为去了幼儿园你就一整天见不到妈妈了,是吗?”
妞:“是。”
我:“妈妈可以不上班吗?”
妞:“不上班领导会批评你的!”
我:“是的,领导会批评我。”
妞:“可是我想送送你。”
我:“哦,是这样啊!你只是想送送我,不是不让我走,对吗?”
妞:“我就想送送你!”
这下我彻底明白了,她知道妈妈不可能不去上班,但是又舍不得妈妈走,只好用“送送”来表达她心中的依恋。
我:“那明天早晨醒来我们除了用哭表示,你还有别的'办法吗?”
妞:“不知道。。。。。。”
我:“我觉得你可以喊‘妈妈,你抱抱我再去洗刷',然后妈妈出门前也会亲亲你,你还可以牵我的手把我送到门口,看我下楼,你看这样行吗?”
妞非常愉快的点头答应了,临睡前还在我额头上吻了一下。
实践
第二天早晨,旧戏重演,我及时提醒:“我们昨晚约定除了哭还可以怎么做?”我张开双臂给了她一个大大的拥抱,她情绪缓和下来了,坐旁边安静地看我忙活,有点不情愿地牵着我的手把我送到门口,在姥姥快要关门的一瞬间,她大喊:“妈妈,注意安全哦!”我眼圈红红的下楼去了。。。。。。
总结
说实话,晚上给出建议的时候我并没有期待她第二天真的就能做到,所以我是允许她继续用哭的方式来表达情绪的,我跟她聊这件事只是想让她明白:妈妈知道你的感受,妈妈理解你。但事实证明我们真的要相信孩子,相信孩子可以做得到,相信孩子心中明白怎样做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