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总结在一个时期、一个年度、一个阶段对学习和工作生活等情况加以回顾和分析的一种书面材料,通过它可以正确认识以往学习和工作中的优缺点,不如我们来制定一份总结吧。总结一般是怎么写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地理组总结,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地理组总结1地理教研组共8人,其中高中组4人,初中组4人。这学期我们在学校教研室,教务处的领导下,在全体地理老师的支持下我们圆满地完成了本学期制定的计划。具体体现如下:
1.教师主动学习教育教学理论,给自己加压,努力撰写教学反思和教育教学论文,探索适应学生的.教学手段,有学生主体意识,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养成意识和公平竞争意识,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以适应时代要求。
2、配合学校进行校级课题研究,8个老师都参与到《生活化的地理课堂研究》课题研究,资料收集、撰写论文。6月课题结题。
3、坚持用课件上课,提高课堂效率。地理课需使用大量地图和素材,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备课组四人基本上将每节课都做成课件,并及时交流使用,很受学生欢迎。
4、每一位老师、每一周都要把这一周上课的课后感进行讨论。每一位老师本学期听课15节以上。
5、5月中下旬高二年级对通过学业水平考试有难度的学生进行补弱研究,学业水平考试及格率100%,高三高考文综也取得好成绩,初二中考合格率达到学校要求。
以上就是我们地理教研组20xx年上学期的主要工作,在工作中还有一些问题,争取在以后的工作中不断地完善,力争使地理备课组的工作再上一个新的台 ……此处隐藏19513个字……的完全公开,在本备课组内安排我和史丽萍老师新课程教学研讨课,逐步形成了互相观摩、积极研讨的好氛围。
(四)加强课堂教学的模式化
教学内容地图化。地图(图像)及各种图幅是实现该教学模式的重要手段,要把地理信息通过图片、图像、音像等多媒体技术根据教学需要突现给学生,学生可以形象、直观、地获得一些难以直接观察、难以用语言表达的地理信息,从而能较快感知认识地理现象和地理规律。
教学形式疑问化和开放化。该教学模式通过创设教学情景,设计程序式的问题,让学生在教师的诱导下逐步进行探究发现,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为学生设置一些新问题,向学生介绍问题的条件,指导学生观察、分析,而不把结论直接告诉学生,让其自己去思考探索,以自己的思维方式得出结论,教师及时点评小结,指出最佳途径,揭示正确的规律和一般方法。这有利于展开学生思维,形成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习惯,通过案例学习促进学生形成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的培养及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教学过程训练化。教学本身就是通过知识的传授,使学生掌握技能,最终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而技能的形成需要一个认识、理解、练习、再认识、再理解、再练习……。最后达到熟练的过程。本模式以图作为出发点,又以图作为落脚点,整个教学过程就是帮助学生提高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及解决问题的技能过程。
(五)增加了教学评价的内容。
明确指出教学评价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对教师教学检查、对学生学习检查可采用多种方式,不单只是笔试。恰如其分地安排好地理作业(书面作业、制作模型、写地理小论文、观察月相等)对学生学习评价,不仅要关注课本学习的考查,还考查学生进行活动时的参与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