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掩耳盗铃教学反思

更新时间:2023-02-08 19:43:07
《掩耳盗铃教学反思

作为一位优秀的老师,我们的任务之一就是教学,通过教学反思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课堂经验,优秀的教学反思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掩耳盗铃教学反思,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掩耳盗铃教学反思1

一、说教材

1、说教学内容

《掩耳盗铃》这则寓言讲了一个盗铃人掩着自己的耳朵去偷别人家的铃铛,结果被当场发觉的故事。教材叙事条理清楚,结构完整,短小精炼,对教育学生如何做人,如何对待生活,有着积极的意义。同时出于对本班实情的分析,让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培养学习语文的浓厚兴趣。故事讽刺了那些自己欺骗自己的人,告诉人们做了坏事想叫别人不知道是不可能的,自作聪明的结果是骗了自己,骗不了别人,这种人是极可笑的。

2、说教学目标

(1)学习本则寓言中的生字、新词。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这则寓言的寓意。

(3)能正确、流利地诵读这则寓言。

(4)培养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正确处理类似现象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这则寓言的内容和寓意。

教学难点:联系生活实际正确处理类似现象的能力。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二、说学情

这则寓言故事的内容大多数学生在课外已有所了解,三年级是小学教育的重要转折期,学生好奇心让他们对语文学习抱着较高的兴趣和热情,这对语文教师开展教育教学工作是十分有利的,教师要充分利用好这些最初的优势,并努 ……此处隐藏7474个字……行的,于是我就让学生给偷铃铛的人出招,想他怎么做就不被发现,在学生一一反驳之后,由学生自己感悟到这则寓言所揭示的道理:只要做坏事,就一定会被发现。

5、查字典,学以致用。

当出现不认识的字的情况,最好的办法就是请教无声的老师——字典。在拓展阅读时,有一个字学生不认识,我没有直接告诉学生,而是由学生亲自查字典寻找答案。我想:这样做,一是使学生的印象更深刻,二是培养了学生遇到生字查字典的好习惯。

6、课后延伸,扩展到更高层次。

课的结尾后,我出示了这则寓言的原文,我想通过这一小小的举动,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丰富学生的文学涵养。

不足之处:

1、读的少。

本课是语文课,读书读的较少。首先,本课实在不适合朗读,所以我就没有安排学生个别读书。在学完故事、明白道理后我安排了一次指导朗读,但是由于我忘了,也没有读成,所以感觉本课在读书上体现的不够。

2、注重口语训练,但没出效果。

在本课学完课文后,我安排了讲故事的环节。为了让学生讲得更好,我播放了《掩耳盗铃》的原文动画,并提出观看要求:看看偷钟人的动作、神态、心理想法什么样,可以用到自己的故事中。我这样安排,一是丰富学生的语言,对学生进行口语训练;二是进行写作指导。虽然蒋澍讲得很好,但她只是按照课文的内容在讲故事。由于时间原因,我没有安排其他学生再讲,对学生失去了一次训练的机会。课后我就思索,如果看完动画,就让学生说一说描写偷钟人的动作、神态、心理想法的词语,学生再讲故事的时候,可能就会有意识地应用这些词语了。

以上是我在教学《掩耳盗铃》一课的所思所感,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以此为借,扬长避短,上好每一节语文课。

《《掩耳盗铃教学反思.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