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为一位到岗不久的教师,我们的任务之一就是课堂教学,对学到的教学技巧,我们可以记录在教学反思中,怎样写教学反思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电路教学反思,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电路教学反思1这节课重点是让同学利用电路检测器检测电路中存在的故障,并进行排除。通过探究活动,进一步理解电路的原理。同学小组实验中的电路中的故障都是课前我预先设置的,有的是导线问题,如里面的铜丝断了,接头没有剥掉塑料套;有的是灯座问题,如灯座的接线柱的线掉了,灯座坏了;有的是灯泡问题,如灯泡坏了,灯泡没有拧紧;有的是连接问题……在教学中,令我没有想到的是,很多故障同学在一开始实验就发现了,并且很快就排除了,而且没有意识到这就是老师故意为他们设置的故障,因此还喊着“我们这组没有故障”,完全不依照我的设想一步一步去检测。
出现这种情况,作为老师,应该是种什么样的感受呢?是迁怒于同学打乱教学秩序,没按老师的教学意图走,使得本应充溢悬念的实验探究变成了一次平淡无味的动手操作,还是欣喜于同学的聪明?我想,假如从同学角度动身,从教学的实效动身,那毫无疑问应该是后者。同学一眼就能看出电路中存在的故障,说明了他们已经掌握了电路的基本知识和连接要领,说明了前面几节课的效果不错,或者说明这局部知识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已经掌握。那么,对于同学已经掌握的知识,教师不必再花太多的时间去指导。但是,这次探究实验就这样结束了吗?不,还没有,因为如何利用电路检测器来检测电路中的故障同学还没有学会。但是原来电路中的故障已经排除,怎么办呢?于是我就 ……此处隐藏15824个字……连接好的电路开始逐步认识电源、用电器、开关和导线的作用。再由学生连接的电路讲解电路的两种状态和通过视频讲解短路。再围绕学生连接好电路图,引出元件符号。在课堂中我让学生先自己画电路元件符号,并由学生自己进行评估,使得课堂教学推向高潮,趁学生情绪还很高时马上又让学生学着画电路图,一气合成。
学生通过主动参与、积极动手动脑动口。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严谨的科学态度。总而言之,我在本课中尽量采用小组合作、代表发言、相互评估等共同构建学习的主体,加强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动,使知识和能力在探索中得到统一,并获得一定的研究科学的方法。
这节课上下来,我觉得课堂的教学效果较好,教学目标得到较好的实现,学生活动积极、有序。以下几点觉得是成功的特别:
1、学生自己画元件符号然后小组评估时候,既有自评又有他评,充分体现新课改的基本理念。
2、学生对生活中的用语和科学用语容易混淆,如:生活中的“开灯”和“关灯”,对应的科学用语却是:开关的“闭合”和“断开”,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对于学生的说法能及时纠正,引导学生使用规范的科学语言。
3、先让学生自己画电路图,充分暴露出学生画的错误,然后选取一些典型的错误来投影出来,同时让学生自己总结画电路图的注意点,增强学生记忆。
这节课上下来的不足之处:
1、学生一开始连接好的电路没有及时评价和充分利用。
2、在讲解开关时没有强调在连接电路前要断开和连接成功后要及时断开,没有强调节约用电的意识
3、学生在画电路图时,还是有些学生不规范,不用作图工具。
4、在和学生比赛画电路图时最好先说明比赛规则,这样学生的兴趣会更大等。